来自网友【伯儀】的评论洗衣机的嗡嗡声,宁静的夜,海芋在灯光下的影子是悬浮在半空的“心”。电影中的李在抽着烟,我记忆中的《泰坦尼克号》也在时间中被腐蚀殆尽,“海洋之心”作为记忆的符号,在此刻与二战的“照片”相统一。在读《少年来了》,在读《布鲁克林有棵树》,光州惨案、一战、二战,仿佛本月的开端就卷入到人类残酷的生存形态之中,在不同矛盾之中的剧烈碰撞,再回归到血腥的“和平”。和平,就像歇斯底里之后的平静,理解与爱才会逐渐上浮,人才能从剧烈中苏醒,才能在存活的喜悦中,又面对自我的崩塌。为谁而战?为谁而活?《西线归来》给了一部分答案,《李》的照片给了另一部分。虽然在当下的国际形势中,对纳粹思想有所理解,但是被隐藏的部分,就如同科技时代的“暗网”,存在且被遮蔽,同样暗流涌动。于是,一部个人传记电影,混杂着女性觉醒的意味,被发掘与描述。有着时代的欢愉、战争的残酷、摄影师的戏谑以及对人类残酷的颤栗,我们无从得知这些永恒背后的思绪,我们看见的河流,就是河流本身的样子。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时代里战斗,认知才是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城墙。我们所拥有的共情能力,所展示的宽容接纳,是一种弥合认知的方式,在探索可能性的世界中,减少交流的成本,以信任为基础向“真”前行。艺术家有艺术家的执着与骄傲,有时也是一种残酷的品质。影片中的奥黛丽已经尽力,在时代的车轮下将相片寄去美国,防止 lee 的心血被遗忘。作为女性,她也展示出了智慧与能力,虽然她没有 lee 战地记者的勇气,但是在后方,她一直稳定地支持着 lee 的工作。而 lee 的狂怒,显然低估了“真实”对社会环境与民众情绪的影响,也同样忽视了奥黛丽的努力。不过这一切是被理解的,整个电影表述也比较平淡,像是一部日常生活的状态,不紧不慢地走到了终局。没有太多的印象,只有摄影师相机中的凌厉、残酷与温暖。